70后,1970年至1979年出生的人,現在年齡40歲到49歲。 有沒有人發現普遍的70后變得沉默又孤獨了? 他們很少出現在朋友圈,從來不發布自己的動態,他們沉默地如同不存在于你的朋友圈里一樣。而現實中,每個人都日理萬機,彼此之間也很少在私下里還互相聯系。 70后怎么了?他們怎么就變得沉默了呢? 之前聽到一句話:如果你知道這是你將要面對的人生,你還會有勇氣開始嗎? 70后現在所經歷的沉默和孤獨,都是身為普通人的我們,那些80、90后在往后的歲月里所同樣要經歷的。 那么,面對這樣的殘酷的生活真相,身為80、90后的你,還有勇氣去面對嗎? ![]()
01. 70后的經歷壓力是無法選擇性的。 如果說身為80、90后的我們對于生活還有自主選擇的權利,那么對于很多的70后來說,他們所面對的經濟壓力就是無法選擇的。 年齡在40到49歲之間的70后,他們的父母親現在正處高齡,由于高齡的限制,父母們已經沒有辦法再幫助兒女們做家務了,而且隨著他們年齡越來越大,他們的身體機能也越來越差,所以吃藥住院便成為了家常便飯。 而對下而言,很多70后的孩子都還在讀書,面對學校高昂的學費,孩子的生活費,這對70后來說,都是一座無法逃脫的經濟壓力大山。 ![]()
而很多的70后們,他們很多人都沒有接受過完整的教育體系,所以他們能做的工作多半都是一些收入微薄且辛苦的工作。 無奈,70后面對生活的各種壓力,他們唯一的選擇就只能是死扛。 而在現實的生活中,他們為了家中的高齡父母,為了還在上學的孩子,他們就不得不像個陀螺一樣每天忙碌而辛苦的工作,因為他們所面對的一切,他們都毫無退路。 ![]()
02. 70后和親戚朋友都不親近。 70后是改革開放之后最早出來工作的一批,而很多70出發的目的地都各不相同,有的人去了北上廣,有的人去了小城市,天南海北,都是他們存在的身影。所以即便70后們小時候的發小,由于他們過長時間的不聯系,他們的關系最終也都會慢慢的變淡。 所以現在的很多70后回到家以后,他們與親戚朋友之間彼此都不親近,面對如此境況,70后即便擁有再多的心里話,他們最終也無人傾訴。 ![]()
其實這種感覺身為80、90后的我們應該非常清楚,小時候在一起玩泥巴的好朋友,長大之后都已各奔東西。大家在各自不同的城市里彼此忙碌著,我們從剛開始的無話不談,到之后的偶爾聯系,再到了后來的了無音信。 在時間的長河里,時間把我們的友情和親情變得越來越疏遠了。所以,在一定程度上,我們都是陳奕迅歌曲里的“孤獨患者”。 ![]()
03. 有出息的人怕麻煩,沒出息的人又自卑。 時光匆匆而過,有的70后早已飛黃騰達,而有的70后還依舊碌碌無為。 作為成年人的我們都不愿意去打擾別人的生活,所以我們面對的現實就是:那些有出息的人怕麻煩,所以他們對很多沒有出息的人避而遠之;而那些依舊碌碌無為的70后,由于他們的自尊心作祟,所以產生自卑心理的他們也不愿意過多的聯系別人。 這讓我想起了現在的同學聚會,時隔多少年,很多的同學聚會已經不是單純的溝通同學感情那么簡單了,而是妥妥的炫富,有錢的同學被人蜂擁而至,沒錢的同學被人冷嘲熱粉。 面對性質已經完全不同的同學聚會,很多人都開始拒絕參加此類聚會了,因為很多人都覺得這太傷自尊。 ![]()
結語: 這就是70后的生活,他們還哪里有夢想和遠方,他們唯一僅有的就是在現實的泥潭里讓自己的日子好過一點,照顧好老人、照顧好孩子、努力賺錢,早出晚歸的他們全然顧忌不了自己,對比,他們還哪里有時間與別人談笑風生呢? 前段時間,王菲過完了50歲的生日,但是身形依舊酷似少女的王菲,歲月在她身上沒有留下任何的痕跡;之后高曉松50歲生日又發文感嘆半生倏忽而過,令無數人感同身受。他說,該實現的都在一一實現了。 他們的前半生很多的事情都已經實現了,他們還有很多的夢想在繼續的追尋。 ![]()
可是同為70后,很多現實中的70后,他們很多人窮極一生努力拼搏,最終依舊平凡平庸。他們有很少能說真心話的朋友,所以他們選擇了沉默;他們面對生活的壓力,無人傾訴,所以他們選擇了沉默;而面對沉默,侵襲而來的孤獨感足以完全的淹沒他們。 80、90后們,如果這是我們未來或者明天將要面對的人生,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? 霎時仰天長嘆一口氣:我真的太難了!
|